简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8:09:51
简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简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简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简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是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发展变化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近代中国人民斗争所要解决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两大历史主题,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概括起来,如《历史教学大纲》中所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它们凭借自己的船坚炮利,继续进行武装侵略,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侵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加紧侵略.这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掠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美国、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俄国对新疆的侵略,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造成了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的结果.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在华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等特权,这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外输出资本的要求.《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后,19世纪末,德、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则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大举侵略中国,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全面控制了清政府.《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主要采取“和平”的经济侵略方式,除了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以及后来的北洋政府外,在经济上加紧掠夺通商、路矿等权利.
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俄、英、日等国,乘中国政权交替、政局不稳之机,加紧侵略: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英国策动西藏叛乱,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于1914年9月公然出兵侵入山东,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取代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
此后,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日益昭彰,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1928年为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出兵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造成济南惨案;同年,为更顺利地侵略东北,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出兵侵占东北,把东北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1932年制造—•二八事变,入侵上海;接着,又侵入华北.经过一系列的局部侵略,终于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的侵华战争,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争.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人民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对中国实行极端疯狂的掠夺,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美好愿望又被美、蒋打破.美国的侵略魔掌乘机伸向中国,它用大量的枪炮装备了国民党军队,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才将一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赶出中国.
在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中,帝国主义的侵略一直没有停止过.它们往往用战争和威胁手段攫取侵略利益,然后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再凭借不平等条约,疯狂地压迫、奴役、掠夺和剥削中国人民,使中国陷入苦难的深渊.
(二)帝国主义列强既勾结,又争夺,侵略中国的格局不断变化.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接着,俄、法、美、日、德等列强相继侵入.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它们一方面勾结起来,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从中日甲午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广泛而顽强的反抗斗争所粉碎.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控制中国的工具.这样,就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英、法、俄、美、日、德六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日本是一个侵略成性、野心勃勃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乘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之机,出兵侵占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权益.日本侵华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这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不安.1921年到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西方列强迫使日本妥协,中国又回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侵华势力进一步扩大.日本又开始打破列强侵华的均势,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基本上形成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日本投降以后,美国乘虚而入,通过援助国民党打内战,攫取大量侵华权益,成为抗战以后最主要的侵华国家.
(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相结合的过程.
帝国主义要征服中国,首先要征服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并把他们改造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通过一打一拉的手段征服了清政府.清朝的封建统治阶级已日暮途穷,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无止境地出卖国家主权,并逐步地买办化,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把它们作为靠山.
从鸦片战争开始,腐朽的清政府就对外妥协投降,丧权辱国.1862年,《北京条约》刚刚签字,清政府就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服了外”,成为“洋人的政府”,完全同帝国主义结合起来,成为他们驯服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即将灭亡的时候,帝国主义又转而扶植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继续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新工具.蒋介石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他对外坚持妥协投降的方针,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出卖了中国大量的主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曲折地、一浪高一浪地汹涌前进.按照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领导阶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是这样的斗争.农民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奴役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勇敢地担负起新的斗争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夕的20年为第二阶段.在此期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取代农民阶级而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初步尝试——戊戌变法运动,到提出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辛亥革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峰.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为第三阶段.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仍然没有完成.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已无力单独领导这样的革命,无产阶级逐渐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任务.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蒋介石却又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人民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要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增加了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经过北伐战争、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三、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各种救国道路
在苦难深重的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披荆斩棘,历尽艰险,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使祖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农业社会主义方案.后来,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又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提出君主立宪方案和大同理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革命思想,制定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这些政治方案都无法实现.然而,中国人民没有退缩,继续探索前进.五四运动前夜,随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和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播,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把视线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转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苏俄的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曙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面貌.第二年,中共二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人民面前树起一面革命大旗.在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等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井冈山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到抗战后期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指导中国革命通往胜利的思想.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了蒋家王朝,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终于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四、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新兴的进步阶级,它的出现和发展,为近代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外国侵略在加速中国半殖民地进程的同时,又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了一批近代企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带进了中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对商办近代企业起了诱导作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一些原有的旧式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1866年,广东香山人方举赞在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很快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发展为近代企业.这是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著名的还有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等.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期.它产生的时候,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革命要求.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又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与它们有相妥协的一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后,经过了几个艰难和曲折的发展阶段:
(一)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甲午战后,清政府不得不下令各省招商局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并令各省督抚分别在省会设立商务局等,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些鼓励作用.而投资设厂利润优厚,也刺激一部分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至1900年6年间创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商办企业共有104家,约等于甲午战前20多年的总和.资本总额估计为2300多万元,超过了甲午战前的累计.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商办企业的热潮.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增强,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了他们的代表.
(二)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1912年至1919年,全国新建的近代工矿企业达470余个,投资近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投资,8年间新增的资本至少有1.3亿元,超过辛亥革命前50余年的投资总和,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相互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人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之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不顺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并没有改变.
(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开始出现,并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终于形成了控制全国经济命脉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官僚资本,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特别是3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四)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垄断地位空前加强.他们运用手中的政治、军事权力独占金融业;运用四大银行的雄厚资本以及专卖政策等,独占商业;依靠军政权力和经济实力,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加强了四大家族对工业的垄断;四大家族还大肆掠夺农村土地,造成土地日益集中.全国的财富迅速集中到四大家族手中.
(五)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大量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赤字惊人.于是,国民政府一面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一面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到1949年,民族工商业企业大批倒闭,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绝境.

发展特点:
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维护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英勇斗争
史实:
按照中国史学界的习惯分法,中国近代史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80年的历史,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1840—194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划分为旧民...

全部展开

发展特点:
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维护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英勇斗争
史实:
按照中国史学界的习惯分法,中国近代史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80年的历史,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1840—194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年8月,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随后,美国和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于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矛盾由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革命任务由过去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统治变为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开始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激化了中国社会阶级矛盾,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1856年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时期。在太平军与清军激战时,英、法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同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其间,沙俄乘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中国领土100多万平方公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太平天国运动坚持14年,势力达到18省,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皇朝内部一部分具有买办资产阶级倾向的封建官僚,发起了洋务运动,目的在于加强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但它也有发展新的生产力,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进步作用。19世纪70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近代工业,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早在19世纪40、5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即在外国资本在华企业中产生,经过60年代的洋务运动,70年代民族企业的兴起,其人数不断增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使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884—1885年,法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乞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法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在中日甲午战争所引起的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要求逐步变封建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资产阶级改良派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害怕广大人民群众,它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后,爆发了以农民为主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它为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了很大作用。1900年,英、法、德、俄、美、奥、日、意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和进一步瓜分中国,联合出兵侵略中国,于1901年9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随之兴起。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产生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造成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维护临时约法,但都失败了。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陷入绝境。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随之而生长和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和世界革命高潮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决定性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领导和骨干作用,表明五四运动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从此,中国革命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领导了工人运动和各界群众运动,开展了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联合战线工作,为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准备。1924年到1927年,国共合作发动了以打倒北洋军阀为直接目标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和国民革命高潮的开始。1925年爆发了五卅运动,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是这一斗争的主要表现,国民革命在胜利发展中潜伏着危机。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从广东迅速进展到长江流域,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在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加紧干涉的情况下,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武汉汪精卫集团由动摇转向反动,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改。国民党叛变革命后,建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经过1928年“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国民党统治扩展到全国。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克服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和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提出了苏维埃政权的口号,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革命根据地,共产党领导农民开展了土地革命,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围剿”。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占领东北三省,翌年3月成立了伪满洲国。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民主运动,国民党反蒋派系乘机倒蒋,国民党统治陷入严重危机。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蒋介石与日本签订《上海停战协定》后,宣布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基本国策,大力强化法西斯统治,“围剿”革命根据地,镇压抗日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采取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策略,丧失了有利的革命形势,使白区工作遭到严重损失,苏区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抗日民族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推动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出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10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进入全面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正式建立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四次(淞沪、忻口、徐州、武汉)大的会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梦想。但由于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造成了正面战场大溃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持久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在配合正面作战的同时,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使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壮大。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39年至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直接配合了盟军的作战。1941年至1942年,解放区出现了严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制定了“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政策,克服了困难,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统治,官僚资产阶级大发国难财,其统治日趋反动和腐朽。抗战后期,解放区战场开始局部反攻,而国民党战场出现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以此为契机国统区民主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美国对华政策由援蒋抗日改为扶蒋反共,国民党反动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建立什么国家的问题。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和平谈判、政治斗争居主要地位。经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严重斗争,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达成了反映人民和平民主要求的协议。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在向解放区进攻达到高峰时,召开了非法的“制宪国大”,同美国签订了卖国的《中美商约》。人民解放军经8个月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继而又粉碎了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同时,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迅速发展,形成了反蒋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政府处于全民包围之中。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胜利地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签字后,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北京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结,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

收起

中 国 近 代 史 综 述
综述:
此时期是从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止。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全部展开

中 国 近 代 史 综 述
综述:
此时期是从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止。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综述
(1840—1919年)
此时期又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的封建统治,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政治目的;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此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止,共约80年间的历史。据教材内容的种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严谨的知识体系,既能体现出这个时期发展的特点及客观规律,又能涵容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
此时期的历史大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即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而后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以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等迫切要求中国的市场开放,用战争暴力作为达到它们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衰落期。到鸦片战争前,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内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扼杀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残酷地剥削人民,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尖锐,对外坚持天朝尊严和闭关政策,最终导致中华民族灾难的到来。虽说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是民族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落后及战争中的妥协投降政策,战争的结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外来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取得了大量的主权,中国的门户被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其两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列强对既取得的侵华权益不能满足,力图全面扩大侵华,并趁清政府处于内战的窘境,以“修约”不成制造借口而发动,英法是主凶,美国是帮凶,俄是既追随英法又单独作案的凶犯。中国又丧失了许多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由上可知,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到六十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但鸦片战争并未解决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虽由于时代,尤其是阶级的局限而最终失败,但有着极重大的意义且承担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与一些领导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时代特点(社会性质决定),这是以前农民战争所不曾有过的,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总之此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在思想界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清朝统治者在对待西方侵略的态度上,有对抗到暂时“和好”,在镇压中国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从而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历史。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此时期的主要史实有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此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舞台及思想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社会运动态势看,既有沉沦,也有发展;在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显然居于最主要的地位,在中外暂时“和好”的形势下,清建立了总理衙门,为解决内忧外患,掀起了洋务运动,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破灭,以失败局面而告终。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19世纪中期的全世界胜利,英法美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俄德日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不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进程。鉴于此,列强为扩大海外市场及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尤其是资本输出的场所,加紧对外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而它们之间既勾结又相互争夺。随着中外“和好”局面的结束,以武力和战争手段造成中国边境地区的普遍危机,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也日益加深,先后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马关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由于侵华的不断加剧,使清统治集团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也扩大了自身的分裂和形成新的派别,但都改变不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加快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半封建经济的特征已经具备。而软弱的资产阶级形成两个政治派别,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和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把救亡图存作为主要斗争目标,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和平方式)来实现其救亡图存的斗争目标,而演出了一幕戊戌变法悲剧;以义和团运动通过“灭洋”(流血方式)来实现斗争目标,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尤其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使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为“以华制华”,而后这两次救亡运动的失败都与清有极大的关系,从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斗争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
此时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在政治上变动极大。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汇于一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清统治集团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分割世界展开激烈的争夺,“一战”的爆发影响到欧洲列强侵华政策的调整,以及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列强利用清政府及反动军阀为工具进行侵华,清统治集团完全俯首听命于列强。慈禧太后为苟延残喘,既要取悦于列强,又要消弭于社会不满,一手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一手耍弄“新政”、“预备立宪”,进行调整,但结果适得其反,直接间接地削弱了统治,促进了革命,而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积极性明显提高。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及论战、团体及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实践、理论的指导,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但其革命成果,因其阶级局限性,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及其后继者对内独裁专制复辟、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投靠帝国主义,而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成果,不断地进行斗争,其斗争的实质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但最终都以失败局面而告终,这说明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需要新的阶级-无产阶级来领导,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一方面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掀起了复古逆流,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和知识分子倡导新文化运动,且随着“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思潮的推动下,中国工业迅速发展,这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收起

我来说几条吧!
简要说吧!具体的你看历史书,我给你一些线索。
第一中国被侵略的历史,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第二中国反侵略的历史
第三中国各阶级的求亡图存的历史
第四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及发展的历史
第四随着资产阶级发展,无产阶级产生及中共建立史
没有了,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东西线索了!...

全部展开

我来说几条吧!
简要说吧!具体的你看历史书,我给你一些线索。
第一中国被侵略的历史,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第二中国反侵略的历史
第三中国各阶级的求亡图存的历史
第四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及发展的历史
第四随着资产阶级发展,无产阶级产生及中共建立史
没有了,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东西线索了!

收起

一条主线:国家一步步走向半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社会
鸦片战争的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走向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必须要共产党领导我们去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