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传记的阅读心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3:01:33
如何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传记的阅读心得

如何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传记的阅读心得
如何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传记的阅读心得

如何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传记的阅读心得
一、真诚的“名师”
每一个人成功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的导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凡是能够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意义的“老师”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授业”,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传道、解惑”,那要看自己的机缘如何了.“名师出高徒”,作为“百姓”圈子中的我们,一辈子很难遇到名师,即便有此机缘,名师能够给我们“传道、解惑”多少,主动权很少在我们这一边.而我们所读历史人物传记的主人公,对我们的教导却是坦率和真诚的.凡是能够让后世为其立传者,其人在当时一定是个响当当的名人.且不言其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单就生命个体而言,这个人肯定是将上天赐予自己的生命在其所处的社会条件中发挥到了极致,不枉其一生,这正是我们芸芸众生苦苦追寻的.这个人既然已经逝去,他便主宰不了后人对他怎样评说,他生前所留下的一切痕迹,都会成为为其立传所要取舍的素材,任人评说.他把自己的光辉与阴暗尽向世人展现出来,我们在读他的传记时,是借鉴还是学习吸收,都在我们读者自己.因为我们选择了他的传记,他就不自觉地成为了我们的老师,这位“名师”不是很真诚吗?这便是我所认为的读历史人物传记的意义.
二、向谁“拜师”
历史上的人物,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现在出版业这样发达,我们几乎想学谁就可以去学谁,想学什么就可以去学什么,没有什么更多的外在因素去限制我们.能厚限制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不加思考,人云亦云呢?还是把书本与实践脱离开,进行指手画脚呢?比如在学习态度方面,有的人急功近利,急用急学,往往失之偏颇,单纯去看向曾国藩学厚黑学一类的书就属此种,那样很容易把曾国藩看成是阴谋家,而把他整个的一生和阳谋部分扔到一边,这样看书是危险的,对自己好处不大.我的一位朋友喜欢看林彪的传记,看了不少版本,因此对林彪很是佩服.在侃谈时,我向他建议把对于林彪的研究面再拓宽一些,最起码要读一本罗荣桓或彭德怀的传记,否则就研究偏了.这也属于学习态度问题.因此,向谁“拜师”很重要,“跟什么人学什么人”嘛.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我喜欢读历史学家写的.因为真正的史学工作者,注重原始资料的收集与罗列,对于评判很谨慎,自己简洁的结论往往放在最后,标明为“一家之言”.对于人物相关资料的延伸阅读,我喜欢看了解他们的人的回忆录和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我不喜欢读文学家写的历史人物传记,我觉得那些传记感性因素过多,信息量少.对于流行的高产作者的作品,我几乎不去细看,因为我相信,真正能够站得住脚并能够传世的原创作品是讲功夫的.对于近现代人物的了解,我觉得最好是看两个以上的不同版本,那样会客观些,因为可能越是离我们近的人,我们反而不易看清,盖棺的时间短了,即便是权威的部门或权威的人所下的定论也不一定就准确,何况我们读人物传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看结论.我们看到材料的“真”,便会了解那些人的“难”,进一步了解那些人是如何“知难而作”的,对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和人生道路是借鉴是学习,自己自然会有结论.比如,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少小无赖”,“好酒及色”,但我们读到文章最后,还会由衷地赞同司马迁“太史公曰”的结论,认同刘邦是个伟大的人物,这就是因为司马迁是“秉笔直书”的.太注重历史人物传记的故事情节,是读书功底肤浅的表现.要想真正向这位“名师”学些东西,他那些痛苦的、枯燥乏味的甚至理论的经历和表现恰恰是极其重要的.哪一个名人的命运会那么好,一出场就当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所以我说读人物传记尽量去读信史,我们不想成为文学家的话,太重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读多无益.还有很多,写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