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是什么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6:28:38
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是什么阿..

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是什么阿..
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是什么阿..

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是什么阿..
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滑坡、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放射性污染、疫情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自然环境.对已经建成的次生灾害源,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强烈地震可能引起大坝的破坏从而造成洪水灾害,因此当接到临震地震预报时,如果水库水位过高,可以采用放水的方式使水库水位尽快降低,以减轻地震对大坝的威胁.对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的燃料油罐、食用油储罐、有毒物质储罐等应在罐体周围建造一定高度的防护堤以防一旦罐体破坏后其中的液体到处流淌.储罐管道阀门与罐体之间的连接管道宜采用软管或柔性接头连接以防地震时拉裂.储罐区周围不应有火源,以防火灾.在有毒物质生产和储存的重点部位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关键岗位应备有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

应该是疾病吧.

是“次声波”~~
地震次声波,频率多集中在1~10HZ,能量强大,传播远,人耳听不到,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物理量。
几乎所有的大地震发生前数天至数分钟内,都有或大或小的次声异常(当然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显然,强化次声波监测,有利于减少损失。
在声音的频谱中,人类的耳朵只能听到有限的信号,如果波长的震动频率低于每秒20至30次,那么对于人耳来说,这种声波已经过长,无法...

全部展开

是“次声波”~~
地震次声波,频率多集中在1~10HZ,能量强大,传播远,人耳听不到,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物理量。
几乎所有的大地震发生前数天至数分钟内,都有或大或小的次声异常(当然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显然,强化次声波监测,有利于减少损失。
在声音的频谱中,人类的耳朵只能听到有限的信号,如果波长的震动频率低于每秒20至30次,那么对于人耳来说,这种声波已经过长,无法察觉了。这个人类听觉的限制是我们迈入神秘的次声世界的一道门坎。
地球正是以低于人类听觉下限的次声发出自己的信息:火山喷发的声音、板块推挤的声音、还有陨石撞击地球的声音。动物们能够听到这些躁动声吗?它们知道其中的含意吗?
次声波具有较大的破坏性。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能将飞机撕得四分五裂;地震或核爆炸所激发的次声波能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海啸带来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毁坏。次声的频率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为3~17Hz,头部的固有频率为8 ~12Hz,腹部内脏的固有频率为4~6Hz),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人体器官容易发生共振,引起人体功能失调或损坏,血压升高,全身不适;头脑的平衡功能亦会遭到破坏,人因此会产生旋转感、恶心难受。许多住在高层建筑上的人在有暴风时会感到头晕恶心,这就是次声波作怪的缘故。如果次声波的功率很强,人体受其影响后,便会呕吐不止、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神经错乱、失去知觉,甚至内脏血管破裂而丧命。
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动物临震前的行为异常,与它们能感受次声波有重要的关系。
这儿有一个动物“地震预报员”的成功案例:
1975年2月,中国海城的动物观察员报告市政官员说,大量的蛇和蚯蚓纷纷在寒冷的冬季逃离温暖的冬眠洞穴,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下令大规模撤离居民。几个小时之后,一场大地震夷平了这座城市,但数千人得以幸存。
在地震多发地带,与野生动物接触少的城镇,放置或埋置大量的用次声波监测仪,可以在震前起到预警作用,有可能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
地震次声波探测设备,原理简单,成本极其低廉(售价可控制在数百元以内),作用大,完全可以装备到千家万户,成为地震多发区的“次声电子耳”、“电子蛤蟆”,成为地震多发区的“新家电”。
PS:生活在城镇的家养动物,长期受各种噪杂声音的干扰,有可能对次声不敏感。

收起

这次地震后有出现堰塞湖,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
因为控制很好,没出现大的疫情和火灾

主要是地质灾害,由于组织救援、消毒及时,没有造成水灾和疫情等其他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