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位你所知道的革命前辈生活清贫或节俭的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23:49:32
举一位你所知道的革命前辈生活清贫或节俭的事例

举一位你所知道的革命前辈生活清贫或节俭的事例
举一位你所知道的革命前辈生活清贫或节俭的事例

举一位你所知道的革命前辈生活清贫或节俭的事例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周恩来同志非常注意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他规定自己主食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双布鞋底磨穿三次,还要缝起再穿.
1935年1月,苏浙皖根据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在率领红军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被捕.当时,抓住方志敏的两个敌人暗想:这么大个官口袋里一定有很多钱,这下可发大财了.结果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怀表外,什么都没有.方志敏虽然官高权大,但一生清贫.他认为,清贫、俭朴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周恩来总理一生只有两件睡衣,各105.107个补丁。
方志敏在囚室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

全部展开

周恩来总理一生只有两件睡衣,各105.107个补丁。
方志敏在囚室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收起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周恩来同志非常注意保持艰苦...

全部展开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周恩来同志非常注意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他规定自己主食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双布鞋底磨穿三次,还要缝起再穿.
1935年1月,苏浙皖根据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在率领红军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被捕。当时,抓住方志敏的两个敌人暗想:这么大个官口袋里一定有很多钱,这下可发大财了。结果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怀表外,什么都没有。方志敏虽然官高权大,但一生清贫。他认为,清贫、俭朴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收起

放后,在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给自己规定不吃猪肉和鸡,给大家很大鼓舞周恩来同志非常注意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他规定自己主食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双布鞋底磨穿三次,还要缝起再穿.吴运铎 周恩来总理一生只有两件睡衣,各105.107个补丁方志敏在囚室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

全部展开

放后,在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给自己规定不吃猪肉和鸡,给大家很大鼓舞周恩来同志非常注意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他规定自己主食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双布鞋底磨穿三次,还要缝起再穿.吴运铎 周恩来总理一生只有两件睡衣,各105.107个补丁方志敏在囚室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指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周总理的睡衣,邓妈妈补了一回又一回,还在穿;雷锋的袜子,也是补丁摞补丁。 1935年1月,苏浙皖根据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在率领红军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被捕。当时,抓住方志敏的两个敌人暗想:这么大个官口袋里一定有很多钱,这下可发大财了。结果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怀表外,什么都没有。方志敏虽然官高权大,但一生清贫。他认为,清贫、俭朴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