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最快的速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3:26:23
为什么世界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最快的速度

为什么世界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最快的速度
为什么世界极端气候频繁出现
最快的速度

为什么世界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最快的速度
主要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造成的.
另外与人类的破坏有关.老天爷在惩罚人类.所以要讲人地和谐.

宇宙风暴和环境破坏引起。

全球变暖引起,注意低碳环保。

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0℃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7℃。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1月21日,世界卫生组...

全部展开

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0℃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7℃。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人类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尽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可以是突然的、急剧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公共健康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
“暖冬”曾于2006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22℃;加拿大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迟迟不结冰……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一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熊不冬眠,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洪涝、大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多。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而现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左右。受灾人数在过去20年内增加了68%,1985―1994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受灾人口为1.74亿;而1995―2004年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至2.54亿。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陷入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气温上升4℃,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到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到保卫自然的战斗中,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近日,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14个省市都遭遇了多年罕见的大到暴雪。大雪到处,公路受阻,机场关闭,火车停开,输电线塔断裂,电煤告急、油料告急、粮食告急、蔬菜告急……
现在,全国上下已经紧急动员起来,特别是受到大雪袭击的14省市,积极投入到抗雪减灾的工作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大雪多年不遇,或者众志成城开展了抗灾减灾工作,而放弃对自己“软肋”的审视。
公共安全应急机制这根弦是松还是紧。如果说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检查”了我们在公共卫生习惯上存在的“陋习”,那么,今年的大雪,也“检查”了我们公共安全应急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最典型的是江西九江大桥因雨雪天气阻断,2万余辆车绵延30公里被堵3天,而江西省上千里的高速公路上,却只有一辆铲雪车,紧急调来之后还没人会开,连除冰用的化学品,都没有及时购置调配———建立在这种应急预案之上的抗灾能力,能应急吗?
线塔的承重力度是否应该再大些。这次雪灾导致17个省级电网不堪重负,华中、华东部分地区的输电线路出现了40至60毫米厚的覆冰,京广铁路及三峡通向华东的主输电线塔断裂,而根据我国输电线路的架设规范,中部和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大多为10毫米。也就是说,即使这次雪灾再小一些,输电线路仍难免遭到大面积损坏,那么,我们为什么在架设输电线路时,不把技术规范提高一点,把线塔的承重力度再加大一些,以提高抗灾能力呢?
煤、油、粮、菜供应,这些事情,是平常应该做好的事情,但是,因为雪灾却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拿电煤短缺来说,雨雪天气才持续了半个多月,全国因“无米下炊”而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就达4099万千瓦,致使许多地方不得不拉闸限电。这与其说是雪灾所致,不如说是电煤管理机制出了问题,许多火电厂都以10至12天作为正常电煤库存量,5天作为警戒线。据悉,在美国,火电厂的电煤库存量都保持在40天左右,一般的灾害性天气根本不会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雪灾是一场特殊的检查,它警示我们,不管预案也好,应急措施也罢,关键是落实。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把输电线路架得结实一些,把电煤存储得充足一些,把应对灾害天气的人力、物力准备得更充分一些……也许,情况就会稍好些。眼下,正是全力奋战抗击雪灾之时,让我们在抗灾的同时,直面大雪的“检查”,进而吸取教训,完善抗灾体系,增强抗灾能力,让下一次大雪不再成“灾”。
至少给我赏个5分哦~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