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耕作半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9:07:41
什么叫耕作半径

什么叫耕作半径
什么叫耕作半径

什么叫耕作半径
“耕作半径”浅说
李埏
假若展开一幅较详的地图,或在飞机上凭舷窗俯瞰,那么你一定会看到,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千村万落,星罗棋布.又假若你实地到乡间去走一走,那么你所到的村落,有的人烟稠密,有的户口稀少;有的彼此相距很近,有的隔得较远;……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现象?这是经济史上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村落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依据恩格斯的研究,它在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才萌芽;到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才形成,但那只是部落的居住地,而不是后世的农村.到中级阶段,出现了园圃种植业,继之有了谷物栽培,农业成为“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于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的村落——农村,才最终形成.我国古代至迟到商周时期,农村公社已普遍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农村公社解体,以后两千多年的农村,本质上没有多大变化,始终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村落.
从事农业生产必须具备若干条件.毛泽东总结前人经验而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就是八个极重要的条件.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时期,这些条件当然不能全备,但到集约农业之时,就一个不可缺少了.农民们都知道,为了丰收,每个条件必须尽力搞好,这就得终岁勤劳,天天奔走于陇亩之间,农忙时甚至结庐田中,连家也不回.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解释“庐”字说:“庐,田中屋也.春夏居之,秋冬则去.”就是说的农忙景象.晁错描述汉文帝时农夫的隋况说:“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其中虽然也包括“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的劳动,但主要是田间操作.汉代以后,随着精耕细作的进步,农民到田间去的时间就更多了,尤其是南方,一年二熟三熟,不断地中耕、锄草、追肥……更是“无日休息”.这就使得农家不可能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进行耕作.假若离所居村落过远,便会顾此失彼,不能高效率地进行生产.
那么,离村多远为适宜呢?这要看路径状况,运载能力等条件而定.根据经验,按一般行进速度,从村庄到田间往返大约一个时辰的途程为最大限度.过此以往,便觉得往返费时太多,运载费力太大,管理不便,不移居接近耕地,便太不合算了.这一个时辰的行进时间可叫做“耕作半径”.用这个半径,以村落为圆心画一个圆,圆周便是这个村落中农民所能耕作的最大范围.假若这个范围里的可耕地广而肥沃,能养活较多的人口,那么,村落的规模就较大;反之,能养活的人口少,规模就小.比之耕地多出的人口就得迁居,首先迁出的自然是那些贫无立锥之地的贫苦农民.还应看到,由于从村里辐射出去的路径,有的曲折,有的崎岖,所以用行进时间为半径画出来的圆,落实到地面上不会是正圆.村落因地形之故也会常常偏离圆心;不过不能偏离过大,过大,就是另一个圆了.相邻两村的距离,在大平原地区,基本上是毗连的两个半径之和;在水乡或山区,还得再加上两圆之间的不可耕地带.总之,一个农村坐落在哪里,有多大规模,是由耕作半径决定的.
以上所说,是历史的现象,也是当今的现实.假若我们留心观察一下自己家乡的村落分布状况,就可以得到证明.照理,耕作半径应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但村落和半径一旦固定之后,由于土地所有权和习惯势力等因素的作用,改变并不是容易的.特别是在可耕地已全部开发的平原、坝子地区,就更困难.不过,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产量的增加,尽管耕作半径不变,村落的人口和规模还是会有所发展的.
(原载《云南日报》1986年8月15日第3版)

应该跟题目有关,希望楼主能把题目发上来。我一定会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