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含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0:18:53
春节习俗的含义?

春节习俗的含义?
春节习俗的含义?

春节习俗的含义?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中国农历年的岁首.
民间传统意义上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
春节 -
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3年7月,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春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6]
春节 - 传统流程与习俗
春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节日腊八节,作为“新年”即将到来的信号.汉族传统上,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琉球人会吃用月桃叶包的米糕,还会挂贝壳驱邪.
祭灶
祭灶,是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8]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9]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通常春联为两幅直联,每联的末字均有平仄声韵之别.正确的贴法为:平声贴在左边,仄声贴在右边.
贴窗花和“福”字
详见词条:窗花、剪纸

福字剪纸[10]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贴春联的同时,春节贴“福”字,也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现今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后发展成挂历.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民间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祭祖
新年为岁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这一礼仪,有的地方称之为“拜家堂”,因为祖宗是称为“家亲”而不是称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进行.有的地方,家家户户在堂屋中悬挂祖先画像,但多数地区是供着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后,开门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动便开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摆好美酒佳肴、时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儿添丁,小到生活怎样等.
民俗专家表示,新年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诸事顺意,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思想.[12]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
爆竹
详见词条:爆竹

小学生过年放鞭炮[13]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鞭炮烟火会造成空气污染及公共安全问题,老人、小孩、宠物等很容易受到噪音惊吓,深夜的鞭炮声造成的困扰更大,因此有些环保人士开始呼吁春节期间抵制鞭炮[14] ,从2006年开始中国内地的大城市部分解禁燃放烟花爆竹,即在包括春节在内的几个重大民族传统节日允许在限制燃放地点之内燃放,而烟花炮竹必须通过指定的店铺购买,以最大程度确保安全.2008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市区禁止燃放鞭炮,但乡镇仍允许;而实际上法律并没有被严厉执行.2009年中国成都地方人大立法,将“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修改为“限制时间燃放”,即除夕和正月初一两天可24小时燃放,初二至初六、正月十五可在晚上19点—24点期间燃放.[15]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早早起来,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16]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详见词条: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详见词条: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破五
详见词条: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预兆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人胜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祭星
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
天公生
详见词条: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石不动
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子婿日
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元宵节
详见词条:元宵节
元宵节通常被百姓当作春节的结束,活动也日益多元化:吃汤圆、观灯和娱乐游行是元宵节三大主轴.游行活动中分为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抬阁等传统艺术表演.放烟花是元宵节的高潮.[9]
春节 - 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即开始张罗过年的食品.
春饼
详见词条:春饼

春饼[17]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春饼发展至今,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18][19]

隔年饭
详见词条:隔年饭
在中国北方,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20]
年夜饭
详见词条:年夜饭
中国南方称为团年饭、团圆饭,台湾及闽南地区又称围炉,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目的是在过年前一家团聚并共度新春,传统上年夜饭多在除夕祭祖后食用.通常年廿九(农历如果是小月)或年三十晚.[21]
蒸年糕
详见词条: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饺子
详见词条:饺子
春节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16]
七宝羹
详见词条:七宝羹
正月初七,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22]
春节 - 传统活动
庙会
详见词条:庙会

北京地坛庙会
在中国,庙会主要在春节期间举行,主要内容是大量的各色小吃,各种小商品和游乐项目.庙会在中国北方保留的较为完好,在南方1949年后曾一度逐渐消逝.以北京为例,庙会中典型的小吃、商品、以及娱乐主要有糖葫芦、爆肚、风车、兔爷和套圈、射击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也都融入庙会,如羊肉串和牛丸等小吃也十分受欢迎.表演则为旱船、秧歌、舞龙舞狮.[23]

耍龙灯
详见词条:舞龙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广大城乡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24]
放风筝
中国的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春秋时公输般就曾“制木鸢以窥宋营”.在古代文献中,常把风筝列在“岁时风俗”类中,可见自古以来放风筝就是一种应节的娱乐项目.春节前后,南来的和风渐渐驱走了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地表温度增高,气流上升,正是北方放风筝的好时节.[25]
春节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3]
春节 - 过春节的其他国家

越南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
韩国
中国人的春节也是韩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韩国也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一天.
日本
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日本人的习俗为买福袋图吉利.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
新加坡
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也跟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
蒙古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欧美
在欧美一些国家,也经常有庆祝春节的活动,但多只局限在华人范围内.[26]
春节 - 袁世凯规定春节放假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