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诚实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0:24:49
孔子诚实的故事

孔子诚实的故事
孔子诚实的故事

孔子诚实的故事
(1)孔子说:知之为知之的故事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 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与丁肇中“三问三不知”相似的还有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上的表现,他演唱时刚到高潮之际,却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了下来.帕瓦罗蒂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在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与丁先生相反的是,一些人尤其是个别官员,在很多问题面前往往表现了“万事通”、“博学家”的“风采”,下基层、搞调研在情况不明、事情未弄清的时候就发指示、提要求、做决定,流露出一种“傲视万众”、“唯我正确”的态度.殊不知,一些指示、要求、决定有时与基层的实际不相符合,有的甚至离题万里,基层照此做下去,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学之要,行政之本,就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更不要自认为能“升”而知之,认为自己一旦当了领导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这是做学问做官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时下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结果是“专家意见”并不“专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些“专家”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在减弱.与此相对照,让人更觉得作为学术大师的丁肇中“三问三不知”,对于学人来说十分可贵,令人警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与诚实,不仅是科学家、艺术家和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知识都是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得来的,与官位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个别官员之所以“升而知之”、“官升知识长”、“官大本领强”,其实是官僚主义在作怪,并错误地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其“水平”、“能力”和“高明之处”,才不至于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而且自己确实“高”.这些官员“升而知之”的做法令老百姓倒胃口、反感“事小”,给人民、国家带来损失“事大”!谨防“升而知之”,才能使个别官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才能注意学习、加强学习,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实践“三个代表”,更好地为人民、国家作贡献.否则,总认为“升而知之”,就会堵塞其提高、前进的道路,最终贻害无穷.


(2) 孔子吃饭的故事,集中起来看,非常有趣.
孔子一生,崇拜周公、文王.他一心克己复礼,想恢复周公、文王时代的礼制.从哪里做起呢?孔子一生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也可以说,从吃饭做起.《吕氏春秋·孝行览》说:“文王嗜昌蒲了.孔子闻而服之,缩瞮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昌蒲者,水草也,根可入药.了,腌菜.昌蒲了,就是把昌蒲做成腌菜.据说周文王很喜欢吃这东西,成了一种嗜好.孔夫子听说周文王有这个嗜好,也就吃它.味道如何呢?恐怕不怎么样.瞮,鼻梁;缩瞮,连鼻梁都缩起来,可见这东西不好吃.可是周文王很喜欢吃啊,自己怎么能不喜欢吃呢?于是就硬吃.坚持了三年,习惯了.可见,孔子的名人崇拜情结,在吃饭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惊人.
因为要坚持“礼法”,孔子在吃饭这件事上有时就显得比较矛盾.“礼法”规定上流社会吃饭有许多穷讲究,孔子当然身体力行.《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等等.这是一个吃饭也要坚持“礼法”的孔子.可是他又崇尚节俭简朴的生活.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读《论语·学而》这些话,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孔老先生的精神追求,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这又恰恰是一个无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怎么理解这种似乎矛盾的情况呢?看看他老人家自己怎么说,就可以知道,吃饭对于他而言,意义绝不仅仅是单纯吃饭.《墨子·非儒》说:“孔丘穷于陈蔡之间,菜羹不瞯七日.子路为享豚,孔丘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丘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丘,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丘曰:‘来,吾语汝.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孔子被困陈蔡,吃了七天没有米粒的菜汤,远远没有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这时候已经不管食物的来路正不正了.子路给他煮了一只小猪,他什么也不问就吃了;子路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换了一点酒,他什么也不问只管喝.后来鲁哀公请他吃饭,穷讲究就多了,“席不
端弗坐,割不正弗食”这一套就来了.子路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向他请教,孔了回答了一句老实话:“那时候是为了活,现在可要坚持礼义.”
吃饭成为他维护“礼法”的工作现场.为了弘扬“礼法”,纠正种种不合“礼法”的行为,孔子利用吃饭做了许多工作.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两个.一个是“先黍后桃”的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请用.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瞱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闻之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瞱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故事说鲁哀公赏赐孔子吃桃子,事先把黍子发给他,让他用来擦桃子皮上的细毛.可是孔子却先把黍子吃下去了,然后再吃桃子.旁边的侍从看了都发笑.鲁哀公不得不告诉他,说:“黍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擦桃子的.”孔子回答说:“我知道.可是黍是五谷之尊,祭祀的时候用它来做粢盛,桃子是六种瓜果中的下品,祭祀的时候根本轮不上.用五谷之尊来擦瓜果中的下品,上下错位,有损于义,我怎么能这样做呢?”另一个是“不食肉而飧”的故事.《礼记·玉藻》说:“孔子食于季氏,不辞,不食肉而飧.”当时礼法规定,客人在吃饭前必须先行推辞之礼,即首先起身表示推辞,然后才可以坐下吃饭;开始吃饭后,则应当首先吃肉块,然后依次吃其他食物,一直到吃饱.吃饱之后,再行“飧礼”,即吃上三口水泡饭,表示用餐结束.孔子在季氏家里吃饭,既不行推辞之礼,也不按照次序吃,还没有吃肉就吃水泡饭.这实际上是在用行动批评季氏进食失礼.
吃饭也是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课堂.《吕氏春秋·审分览》说,也是在厄于陈蔡之间的日子里,有一天孔子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饭快要熟,孔子远远地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佯为不见之”.不久,饭熟了,颜回请老师吃饭.孔子说:“刚才梦见我的父亲,我要用饭来祭祀他.”颜回说:“不行啊.刚才房上有灰尘掉进锅里面,那些米我舍不得扔掉,被我吃过了.这饭不能再用来祭祀了.”孔子不得不为他的诚实所感动.当时礼法规定,用来祭祀的饭菜,所有人都不能先动一筷子,必须等到祭祀结束,人才能吃.孔子说要进行祭祀,不过是想考验一下颜回是否能坦率承认自己已经吃过了锅里的饭.如果颜回什么话也不说,您要祭,我就给您把饭盛来让您祭祀,那么,孔子处理这件事就会成为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一课.但是,颜回不愧是颜回,他很诚实地说明自己吃过了,并且说明了自己为什么吃的原因.因此,这堂课实际上使师生双方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