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人物传记 读后感读《汉书》的一篇人物传记,写300~500字的读书心得100分,好的回答再加5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5:38:46
《汉书》 人物传记 读后感读《汉书》的一篇人物传记,写300~500字的读书心得100分,好的回答再加50

《汉书》 人物传记 读后感读《汉书》的一篇人物传记,写300~500字的读书心得100分,好的回答再加50
《汉书》 人物传记 读后感
读《汉书》的一篇人物传记,写300~500字的读书心得
100分,好的回答再加50

《汉书》 人物传记 读后感读《汉书》的一篇人物传记,写300~500字的读书心得100分,好的回答再加50
读《汉书.张释之列传》有感
法不能顺情.文帝因喜而拜啬夫,因怒而欲斩跸者、盗者,张释之据理力争:“法者,人民之法也,因陛下一人喜怒而失法度,何以取信于民?”文帝屈.
世间多阿谀者,法外之情多矣.《红楼梦》中薛蟠杀人后逍遥法外,只因有钱有势,众人捧之;被杀者族中“人丁稀微”,故“杀人偿命”之天理在此行不通.此命不等同于彼命也,“生而平等”不过是美妙的宗教语言而己.人世间何时平等过.
拿请客吃饭来说,得看请的人是谁,请多了,怕背上“奢侈浪费”的恶名.越往上,层次越高,档次越高.上层一顿够基层吃几顿.谁规定的这个原则?人们是很奇怪的,不能容忍小恶,倒能宽容大恶.似乎高层的人们隔得远,见不着,眼不见心静了;或是这些大人物日理万机,管着国家大事,享受一些,理所应当;或是自然的弱肉强食法则在作祟.平不平等,麻木的人们的灵魂己经接受,并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
而谁来执法呢?谁来维护这“人民之法”呢?恐怕张释之再世,也只能“酌情处理”了,也只能“苟顺人情”了.

既然是自己的读后感,
我只想从书本内容上出发来谈谈感受。从历史人物事件,历史人物本身和其中的“赞曰”即班固自己的议论中可以对汉朝历史加以借鉴.
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

全部展开

既然是自己的读后感,
我只想从书本内容上出发来谈谈感受。从历史人物事件,历史人物本身和其中的“赞曰”即班固自己的议论中可以对汉朝历史加以借鉴.
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
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
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
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
《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
这是班固在《司马迁传》中对司马迁及其功绩的评价。其中就谈及了作为一个史家最难能可贵品质就是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而班固也是遵循此要,直笔《汉书》,不为权讳,这是一个史家的良知与使命,但却少有人可以做到不畏权贵,据实而书。虽然“序游侠则退
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对司马迁的评价是不客观的,但也体现了班固对奸佞和拜金主义的蔑视。“既明且哲,能保其身”,而司马迁选择牺牲其身而保明哲,这种牺牲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现今社会我们不一定写史而成史家,
但是这种精神却可以学习并渗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中,
我想人类还是要保留点牺牲精神的,这种牺牲其一保全其二的选择也时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是班固也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并不是牺牲其一,而是双赢。这段话也提出,作
为一个史者,一定要有广博的学识,要勤奋刻苦的读书,不断积累。

收起

[原文]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有诏洁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丞相魏相曰:“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其言常是,臣任其计可必用也。”
  ——摘自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说服力强之效
  ——毛泽东读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

全部展开

[原文]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有诏洁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丞相魏相曰:“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其言常是,臣任其计可必用也。”
  ——摘自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说服力强之效
  ——毛泽东读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25页)
  [解析]
  赵充国是西汉武帝时人,曾任后将军,封营平侯。对匈奴和西羌等当时的边患事务非常熟悉。从武帝到宣帝,他在抗击匈奴,招降西羌方面,屡立奇功。赵充国很有战略眼光和策略水平,常常从事实出发,充分说理,上书汉宣帝,接受他的主张。毛泽东很注意赵充国的这个特点,读《赵充周传》时,许多地方加了旁圈,天头上划着三个大圈的地方有19处之多,还细心地改正了一些错别字。
  汉宣帝时,为巩固边防,招降西羌,赵充国提出屯田政策,共有12条,称《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其中主张戍边的士兵,平时垦荒种田,战时出征,这样可以就地解决军粮,克服运输困难,可节省国家开支,还能达到以逸待劳取胜入侵之敌的目的,因此,“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到。”在一本《汉书》里,毛泽东对这12条逐字加了旁圈的有10条。
  《赵充国传》说,他关于屯田的疏奏正要送出,便接到汉宣帝要他继续进军的诏令。儿子劝他按皇帝旨意办,不要送奏折冒风险,他不但不听,还说儿子“不忠”。结果奏折送上后遭到皇帝拒绝。赵充国不甘心,又上书申述自己的意见,这样反复多次。汉宣帝对赵充国的奏折,每来一份,都交给大臣们议论。开始时,赞成的人只有十分之三,然后是十分之五,最后有十分之八的人都赞成了。先前反对的人,也大都心服口服。毛泽东很注意这段记叙,逐字加了旁圈,在天头上划三个大圈,批注道:“说服力强之效”。
  50年代后期,有一次毛泽东召他的老朋友历史学家周谷城到中南海的一个露天游泳池同他一道游泳。游罢之后上岸,他手里拿着一本线装的《汉书》,翻到《赵充国传》时,对周谷城说:“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他主张在西北设屯田军,最初赞成者只十之一二,反对者十之八九。他因坚持真理,后来得到胜利,赞成者十之八九,反对者只十之一二。真理的贯彻,总要有一个过程,但要坚持。”还说:“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上海》第162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
  这里,毛泽东颇有今古同况之慨。在其革命斗争实践中,也出现过赞同他的人由少渐多的现象。我党认识毛泽东路线方针的正确,是存在一个过程的。
  此外,毛泽东对《赵充国传》里表现赵充国军事才能的记叙,也有很多批画。如赵充国打仗时,重视侦察和备战,每到一处,都修固营垒,尤其爱护士兵,计划周密后才出击。有一次领兵渡河时,万余名骑兵通过后,突然与上百名敌人骑兵遭遇。赵充国说:兵马都已疲倦,敌方皆骁骑,恐是诱兵,不能迎战,“小利不足贪”。又一次,敌方败军渡水逃跑,退路很窄,赵充国却缓行追击。有人主张快追,赵回答:“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结果,大败敌军。赵充国主张:“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战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等等。对这些记叙,毛泽东都有圈画,很为重视。

收起

百度文库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