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一点的成语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8:25:18
长一点的成语故事

长一点的成语故事
长一点的成语故事

长一点的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故事
  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精卫填海
  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有雄心猛志的人或事.又借喻人所做的徒劳之事
  故事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邯郸学步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百步穿杨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释义 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 本领非常高强.
  故事
  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 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 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 胁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 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 苏厉介绍了一个应该向白起讲的故事: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 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 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 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潘虎也洋 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 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 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 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 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 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 “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采 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 “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 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 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 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 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介绍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 事.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 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指鹿为马
  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故事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势如破竹
  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过河拆桥
  释义 比喻达到某种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故事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 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 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 种制度. 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 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 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 示支持,但反对的很多. 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 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因此不仅 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 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 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 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 人都会怨恨的.” 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 法的人还要多.” 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 也不是很多吗?” 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 个人可以任用!” 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 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 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 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 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 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 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 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 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 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 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 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