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为何投降匈奴?投降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5:25:05
李陵为何投降匈奴?投降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李陵为何投降匈奴?投降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李陵为何投降匈奴?投降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李陵为何投降匈奴?投降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凡是看过《古文观止》的人,都知道李陵的故事.京剧里还有一个《李陵碑》,是讲老令公兵败无奈,头撞李陵碑而自杀的故事.
对李陵一案,分为两派.汉武帝就事论事地认为李陵已经投降了,就是汉奸;司马迁对李陵进行了历史性地客观分析,认为李陵的投降只不过是为了保存部队实力的无奈之举,一旦汉武帝大兵到,李陵一定率部内应,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
汉武帝与司马迁之争,最后以汉武帝的胜利而告终.李陵灭门九族,司马迁受宫刑被割去了生殖器,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出土文物显示,汉朝的“割势”并不像满清那样去根,而是留一厘米左右的阴茎.
司马迁受宫刑(因其养伤时不能受风,室内必须闷热,像养蚕的屋子,所以称为“蚕室”.养伤的蚕室气味难闻,所以宫刑又称“腐刑”),愤而著史,一部千古绝唱的《史记》诞生了.司马迁成为在挫折中奋起的典型,《史记》成为历代文人习作的楷模.因此,汉武帝与司马迁之争在当事人身后,又出现了转机,大家认可了司马迁的观点,认为李陵不是真心的投降,而是缓兵之计;转而又埋怨汉武帝为什么不及时发兵,既可解救李陵又可消灭匈奴,为什么偏执拗地“攘外必先安内”,在朝廷来个“大清洗”.
正是“李陵假降说”逐渐成为主流文人的主流意识,所以,关羽的“降汉不降曹”这种不符合逻辑的托词,就不为人所怪了,仍然奉为“忠义”的楷模,敬为“关帝”神明.
▲ ▲ ▲
如果我们再用现代的法制观点来看“李陵案”——
首先,李陵的“投降”行为是铁的事实,证据确凿,汉武帝和司马迁都不否认这样的事实,因此我们也相信:李陵确实有“投降”行为.
其次,李陵在出发前,没有得到过汉武帝“在援兵未至,粮草已绝,敌兵围困之际,可以暂且投降以待援”这样的指示,所以他的投降,是“非组织活动”,是个人行为.
如果“投降”是组织派遣的,或是通过了组织的许可,也就是他的“假投降”行为已经进行了组织的公证.我们一般称这样的“投降”为“打入敌人内部”,这样的人称为“特工”和“地下工作者”.战争胜利了,他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英雄”;即使是暴露了,被敌人杀害了,我们也称他为“烈士”.
而没有得到组织许可,自行投降的,就需要自己提供“假投降”的证明了.
“关羽没有降曹”连他的义弟张飞都不相信,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也没有使张飞释疑,就是甘、糜二夫人的证词,都不能改变张飞的观点,只有斩了蔡阳首级以后,张飞才认可了关羽的清白,才放关羽进城,兄弟三人重逢在古城.
李陵有这样的证据吗?没有证据的支持,凭什么让大家采信“李陵是假投降”这个主张呢?
司马迁作为李陵的辩护人,仅仅是从李陵过去的为人,从当时、当地的环境进行推理分析,但他始终拿不出“李陵假投降”的证据.他只能假设有几种情况可以证明李陵的忠诚,然而,这样的假设并没有实际发生,所以还是没能证明李陵是“假投降”.
司马迁因为拿不出证据而受了宫刑,确实是觉得窝囊,但是他没有走“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路,苟且偷生地活下来,为的就是希望他能够看到假设情况的出现.然而老天并没有特殊地眷顾太史公,没有按照他的理想创造现实,没有让他梦想成真,使“李陵假降说”始终成为无法证明的“太史公司马迁猜想”.
▲ ▲ ▲
李陵投降匈奴了,但是并没有人说李陵是汉奸,因为“投降”和“汉奸”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投降的,不一定都是汉奸,同样,汉奸不一定都投降.
汉奸,就是汉民族的内奸.作为“汉民族的内奸”,必须有缺一不可的两个要件.一个是必须生活在汉民族的内部(内),二是有出卖汉民族根本利益的行为(奸).投降敌人而没有生活在汉民族内部,我们一般称之为“叛徒”,不称其为“汉奸”;投降敌人而没有出卖汉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只是说他投降了,而不会再给他加上一顶“汉奸”的帽子.
另外,当汉奸不一定非要经过投降这么一个程序,在敌军占领的情况下,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仍然继续生活,并不需要声明自己投降了,但是其中有人给敌人送情报、告密,甚至是参加敌军,这样的人,就是没有投降的汉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