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空姐招聘 > 教育资讯

中国民航招飞11所院校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37:07 空姐招聘
中国民航招飞11所院校简介
中国民航招飞11所院校简介空姐招聘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校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其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 的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同年9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后又以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校、中国民用航空飞 行专科学校为校名。1987年11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经过57年的建设与发展 ,学校已成为全球最大,在世界民航有较大影响力的全日制高校,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 ”。

办学资源:
学校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四川省广汉市,占地 16000多亩,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60亿元(不含土地资产值),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亿元;建有5个机场 ,配有奖状、夏延、新舟600、西门诺尔、TB、赛斯纳-172等14种共236架初、中、高级教练机和包括波音737-300、800、空客320 等在内的全飞行模拟机、固定模拟机和练习器35台,有各型航空发动机400余台以及我国民航高校中唯一的360度全视景塔台指挥系 统;馆藏图书超过100万册、电子图书超过200万册、国内外数据库33个,是我国民航类规模最大的综合图书馆,并建有1000兆校园 网。
学校还建由中、美、法三国六方合作创办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美国本迪克斯/金氏维修中心、 航空器维修执照考试中心、飞行签派员培训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等多个国际、国内授权培训机构,承担民航各种岗位资格培训 ,同时为中国民航立法、建标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培训。

专业学科:
57年来,学校在理、工、文、管、法5个学科门类下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和民航界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专业和优势学科。学校是 中国民航“ICAO”飞行员、管制员英语“考官”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是联合国重点推广的“MPL”课程试点单位,有4门国家级和 省级重点专业、13门精品课程。其中,飞行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航行实验室为“四川省实验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5个硕士培养点和3个国际合作项目(美国),开设有26个本专科专业,教学覆盖了民用航空运输各个领域。飞行驾驶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工程和航空运输规划为四川省重点建设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00人,各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 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他们当中有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成员、民航特聘专家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授、国务院特 殊津贴获得者。

人才培养:
截止2013年,学校为中国和亚非国家培 养了10万名各类毕业学生。其中,培养的民航飞行人才占中国民航现有飞行员总数的80%以上。毕业生中既有出任国家民航局局长 、副局长和航空集团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地区管理局局长的业界精英,也有长期在一线耕耘的技术骨干。多年以来,我校毕 业生就业率始终居民航和四川普通高校之首。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历史沿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自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经过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基本形成了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内在凝聚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

二、办学条件
北航共有两个校区,分别为学院路校区(海淀区)和沙河校区(昌平区),在两校区间每天有免费的校车运行。北航本部占地面积在北京市的大学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清华和北大。学校占地总面积三千二百余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2007年,北航决定回购北京大运村(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村)。2010年,北航沙河校区开始运行。在两校区均建有标准的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艺术馆(艺文空间)、图书馆。其中北航学院路体育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用体育馆之一。

三、学科专业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27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1个。有57个本科专业,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三个学科领域进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四、师资队伍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在职教职工3799人,其中专任教师2215人,教授、副教授109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72.0%,45岁以下青年教师1501人,占教师总数67.8%。凝聚了以17位两院院士,10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国聘专家,18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涌现出了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五、人才培养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531人,其中本科生13704人,硕士研究生8314人,博士研究生3807人,外国留学生648人(留学研究生292人)。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面向基础科学和重大工程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大学章程建设”及“试点学院”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牵头16所高校成立“卓越工程师高校联盟”,获准首批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打造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华罗庚数学班、知行文科实验班等四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开办了大飞机班和发动机班等研究生教育项目,“英才培养、质量为本、学科交叉、科教互动”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拥有国家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学团队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和精品课程17门。

六、科学研究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和3个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年来,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49项,特别是近年来,连续7年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

七、交流合作
学校面向国际,开放交融。通过实施“国际品牌计划”,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获批国际交流合作外事自主审批权。大力推进“学生国际经历计划”,积极开展与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已成为全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历史沿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十一五”期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办学水平提升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称号。

二、办学条件
学校建有明故宫和将军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54亩,建筑面积99.0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近254万册(件)。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和142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54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5个。

三、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3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78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130人,博士生导师406(含兼职博导72人)人,院士及双聘院士10人,“千人计划”5人,“长江学者”1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全国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1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4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2人。

四、人才培养
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十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8000多人,研究生8000余人,学位留学生77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5篇;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6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方向)9个。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2011年空客全球大学生航空创意竞赛总冠军;在近六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特等奖6项、一等奖12项,近四届位列全国前三。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

五、科学研究
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航空科技领域,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近年来,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科技需求,学校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000余项。在基础研究方面,学校创立的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理论和方法、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在航空航天领域,学校参与了所有航空主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有多项技术在“嫦娥三号”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民经济发展领域,学校在先进制造、精密驱动、机电系统等方面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合作与交流
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50余所著名高校及一批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4中国民航大学

一、历史沿革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51年9月25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8年12月15日,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21日,合并组建了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列入普通高校序列。1981年8月10日,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学校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2011年9月,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来校视察,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著名的民航类高等学府”的目标。
历经65年开拓进取,学校已成为一所民航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
二、办学条件
学校总占地面积17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3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坐落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旁,占地面积13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5万平方米;另外建有朝阳飞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3个飞行训练学院。
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1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5个。学校拥有各类教学训练飞机53架,机务维修实习飞机21架,各类训练模拟机/器116套,各类飞机发动机59台。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77.6万册,电子图书230万种,电子期刊12292种,在线数据库87个;学校图书馆与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共建了空客、波音、赛峰资料室,开通了波音在线、空客在线网站,可直接访问国外相关技术资料。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在天津宁河区天津未来科技城建设占地面积为81万平方米、一期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新校区。
三、学科专业
学校拥有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下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翻译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个。学校现有29个本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
学校大力实施学科强校战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优势专业,形成了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卓越试点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和CDIO试点专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专业群。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等9个专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CDIO试点专业,并逐步向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工科专业进行辐射推广。
四、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89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民航特聘专家4人,民航中青年带头人1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8人。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兴校战略,先后实施以培养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学术团队为目标的“蓝天学者特聘教授计划”“蓝天学者讲座教授计划”,以培养造就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为目标的“蓝天教学名师培养计划”,以引进和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为目标的“蓝天青年学者计划”,以培养后备青年学术带头人为目标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
学校借助行业院校优势,构建“政、产、学”紧密耦合机制,建立起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学校师资队伍中,拥有民航相关岗位资质证书或具有民航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404人,实验技术人员79人,另外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教师204名。

5滨州学院
滨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乡、渤海之滨、富饶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腹地现代生态园林型城市——滨州市。学校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设有20个院(系),54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占地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44.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2.95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58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000余种,电子期刊28332种,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9000余人,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校生20000余人。
围绕服务我国民航事业,学校于2006年组建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填补了省内专业设置的空白。现有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等4个航空类学院,有飞行驾驶、飞行安全、民航机务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空中乘务等10个航空类专业(方向)。其中,飞行学院现有飞行技术、交通运输两个本科专业,先后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深圳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邮政航空有限公司、天津航空有限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和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飞行学生训练和就业合同,已有七届毕业生到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深圳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就业。

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历史沿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 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学校始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后历经“东北第一工业学校”、 “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二、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1860亩,建筑面积55.9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5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及文献116万册,各类报刊3600余种。现有各类学生22000余人。沈航下设22个教学单位;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 7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现有省级精品系列课程22门;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科技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90余项,竞赛成绩位于辽宁省高校前列。

三、学科专业
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4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可在10 个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拥有1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4个省级培育学科项目,1个国防科工局国防主干学科;现已形成了以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巡航导弹技术与工程、航空航天推进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加工工程等为研究特色的“航空航天设计制造”和以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突防技术与防御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导航、制导与控制为研究特色的“信息与控制”两大学科群。中国航空研究院依托学校成立中航研究院沈阳分院,联合开展博士生培养工作。


四、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全国34 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十二五”重大学科平台,成功研制了三款新能源飞机,其中,我国首型电动双座飞机“锐翔”(RX1E),是世界上仅有的按照美国ASTM标准进行适航审定的四款飞机之一,是国家民航管理局颁发“适航型号合格审定证书”的第一款电动轻型飞机。沈航大学科技园是辽宁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年产值超亿元。近五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揽国家和省市及企业委托项目近1300项。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7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000余篇。自2013年以来,学校年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

五、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32人,专任教师98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49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1人。现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0人,校级教学名师30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国家外专局“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1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8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49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10人;近百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六、交流合作
学校在校留学生832人,是辽宁省内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的20所高校之一,与韩国航空大学、法国皮卡迪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等120余个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近五年以来,学校先后派出650 余人次赴国内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


7上海工程技术飞行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主校区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松江校区占地近1500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一座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美丽校园矗立在浦江上游,镶嵌在佘山之侧,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经过近4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学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及全国十二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示范建设高校之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2个本、专科专业(含方向),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名,硕士研究生近2000名。学校各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外)实行完全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至6年内完成学业。
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定位,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学校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育人理念,按照德才兼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卓越工程教育为引领,构筑了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培育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优秀工程师、经济师和设计师的摇篮。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服装学院、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社会科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程实训中心、女工程师学院等21个学院(部、中心)。拥有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中心、上海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上海飞行仿真技术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拥有8万平方米的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是教育部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学校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被列入上海市教委“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和“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被列为上海市地方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等学科先后被确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现代交通工程”学科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会展艺术与技术创新中心”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上海市科委确定为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现代公共服务平台”被列为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学校一贯重视和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秉承开放式办学的理念与战略,以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卓越人才为目标,积极嫁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高校和著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学校自2001年起先后与法国巴黎时装公会教育集团、韩国东西大学、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等合作举办6个本科学历项目,4个本科非学历项目,22个学分互认项目,促进学生海外学习和学术交流。
产学合作教育作为学校多年来凝练形成的办学特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全国率先构建并推进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2006年学校被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学会授予全国第一家“中国产学合作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毕业生具有较强就业竞争优势,活跃在全国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全校教职员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在创建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征途上再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8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市南昌,是一所省部共建,工、理、文、管、经、法、教等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原隶属于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之一,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 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是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1年成为具备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质院校之一。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拥有前湖校区和上海路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留学生150余人。

9安阳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安阳大学,始建于1983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安阳工学院,是全国第9所、河南省唯一一所培养飞行员的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64万㎡,运动场馆总面积约7.9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0万册、电子图书35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730种、电子期刊10000余种。设置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工科专业28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员工1007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92人,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24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739人。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河南高等教育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和“河南省十大创新创业典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着力打造航空、先进装备制造、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电子电气与信息技术、生物食品及农产品专业等六大专业集群,建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
学校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建有各类校内综合实验实训室58个,建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钢铁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美国塞拉航校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5个,建有创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有创业扶持基金,学生双创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秉承“明德修身,立风养性,博学致知,笃行建业”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为将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1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由王震将军于1958年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八一农大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优良传统和“困知勉行、积厚成器”的校训精神,致力于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23人,其中专任教师872人,教授165人、副教授27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19人,教师博士化率达到34.2%、国际化率达到13.3%。学校自主培养了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现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1个总局级领军人才梯队和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先后有34名教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还聘请了多名长江学者、龙江学者等知名学者担任“王震讲座教授”。
学校设有11个本科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47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拥有“黑龙江优质米生产全程产业化技术”省重点学科群,作物学、农业工程、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省重点一级学科;农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以及专致培养通用和民用航空飞行学员的亮点专业——飞行技术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506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919人。
学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基础条件,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总占地12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7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2611余万元;图书馆采取“一站式”开放管理模式,馆藏各种图书文献193.08万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以国家级和省级“卓越农业人才”、“垦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班”、“禾丰班”、“百胜班”等为代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省属高校前列,为2015年度“全国就业50强高校”。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拥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建校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12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38项,先后2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院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目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的联合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的交换生项目、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的硕士生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合作的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以及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合作的“中加合作—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学校坚持扎根垦区、依托大庆、立足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五十余年来,学校依托雄厚的学科实力和教学科研资源优势,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6万余人,通过校局(县)合作共建、承担科技项目、帮扶新农村建设等方式,累计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40%以上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服务区域延伸到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形成了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新时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紧紧围绕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抢抓改革和发展机遇,大力实施育人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科研创新工程、拔尖人才工程、社会服务工程等五大工程,加快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努力为早日实现“强校梦”、“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1烟台南山大学

烟台南山学院地处新兴海滨城市山东龙口,建有南山和东海两处校区。南山校区紧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东海校区面向大海之滨万亩黑松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有南山的壮美,东海的浩瀚;这里有南山集团的强大支持,这里是民办高校的成功典范。
烟台南山学院是由南山集团投资、教育部批准兴办的普通本科院校。南山集团是稳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南山学院依托南山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立足胶东,着眼山东,面向全国,以工为主,工、管、文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学校占地面积3028亩,建筑面积76.28万平方米。现有工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航空学院4个二级学院,75个本专科专业,26个系(部、中心),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在校生1.7万余人。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参与排名的民办院校共有442所),烟台南山学院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五名、山东省民办高校第一名。
优良的师资队伍 ——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秉承先进理念,用事业凝聚人、用实践造就人、用机制激励人、用制度保障人,铸就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骨干,以硕、博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师队伍。这里既有中外名校的资深教授,也有中外科学院的著名院士,还有南山集团、中创软件等中国知名企业的科研人员。专家荟萃,名师集聚,积极科研,精心教学。
先进的教学设施——持续投入,追求高端。图书馆建筑面积近3.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近183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种。学校建有各类实验室216个,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其中既有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电气信息实验中心、商科实验实训中心等教学设施,也有国家级“铝合金压力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水平纺织工程综合实验室等科研设施;航空专业建有陆空通话实习室、模拟飞行实习室、风洞实验室、高性能全动模拟机等实验设备,目前拥有东营、滨州两个训练基地。
坚实的实践平台——校企融合,注重实践。校企紧密融合、深度融合、高端融合,搭建学生基础技能操作平台、专业技能训练平台、综合技能应用平台,联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13年“烟台南山学院-南山集团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4年学校与澳大利亚羊毛发展有限公司(AWI)、中创软件等国内外50家企业联手合作,按企业经营管理技能要求组织实践教学,年均安排3800人次实习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广阔的就业前景——敏而好学,学以致用。学校实现了专业设置、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每年与南山集团、中煤工矿集团、中创软件等四十多个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生就业工作满意率高达90%以上。构建了完善的就业招聘服务体系,每年开展企业专场招聘会、专业专场招聘会、学院供需见面会,进校招聘企业多达800余家。学校建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走上社会自主创业。截至2014年底,烟台南山学院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9.09%。
丰富的校园文化——山风海韵,文化育人。学校成立了55个文体教学俱乐部,进一步探索了文体教学新路子;学校设立了广播电台、校园网站、《烟台南山学院报》,进一步巩固了文化舆论宣传阵地;学校成立了东海交响乐团、管弦乐团、爱乐合唱团等文艺社团,为文艺爱好者搭建了重要活动平台。学校在举办计算机文化、外语文化、体育文化、大学生文化等四大艺术节的基础上,倾力打造山风海韵�大学生才艺大赛校园文化品牌,其中的金话筒�大学生主持人大赛,随拍客�大学生摄影大赛,好声音�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翰墨情�大学生书画艺术大赛,为大学生展现才艺提供了用武之地。
完善的助学体系——爱心助学,求学无忧。学校不断拓宽助学途径,逐渐完善“奖、助、贷、勤”资助体系。近三年,共有6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579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14人获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32人获得省政府奖学金,695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80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累计有9226人次获得国家和省政府的各类奖助学金3147万元,帮助6394名学生申请到生源地助学贷款3957.94万元,学校发放烟台南山学院奖学金1371.704万元。
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种功能,一应俱全。学生餐厅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 ,学生宿舍被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后勤管理处公寓评比为优秀单位。学生公寓设置独立的学习间、卫生间、阳台,水、电、暖样样具备,有线、无线网络配备齐全。学校既有便捷的餐厅、浴池、超市、理发等生活设施,也有高标准的体育场馆、礼堂剧院等文体建筑,还有功能先进的国际会议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为大学生舒适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骄人的办学业绩——凝心聚力,追求卓越。学校2014年以来取得11项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与标志性成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自动化、纺织工程五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基于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管理类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提升途径探索与实践》、《材料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提升电子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等三项教学成果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14年我校获批纵向项目13项,其中《高性能7XXX系铝合金中厚板加工技术相关基础研究》,获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立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学校先后被授予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校企合作先进院校”、“全国首批就业型大学”等荣誉称号。空姐招聘